【央廣網評】老壇酸菜面重新上架 想“出坑”就得“洗心革面”
“土坑酸菜”風波后曾消失一段時間的老壇酸菜面“重出江湖”了。一起出現的,還有一張證明“身家清白”的文書。
消費者發(fā)現,云南昆明多家超市貨架重現老壇酸菜面,旁邊列出了相關酸菜供應商的質檢報告。然而,這似乎無濟于事。有超市人員表示,目前這款方便面的銷量并無明顯好轉。網上一項“你是否還會買老壇酸菜方便面”的話題投票顯示,25.6萬參與投票網友中,22.5萬人選擇了“不會再買該口味”,占比八成多。
可見,一旦上了食品安全“黑榜”,再有知名度、國民度的品牌都必將付出沉重代價?!巴量铀岵恕北黄毓夂筝浾搰W然,人人唾棄。一夜之間,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線下超市,相關產品多被下架,商家損失可謂慘重。如今,經過整改后的老壇酸菜面在一些城市的超市上架,有的產品還附上質量檢測證明“背書”。盡管如此,消費者還是心有余悸,市場仍保持觀望態(tài)度。這說明,“土坑酸菜”事件給相關行業(yè)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。一旦失去信任,想要重建是困難的。從“塌房”到“出坑”,“酸菜系列”重新被消費者接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。也給生產經營者再次敲響警鐘:做不到食品安全的守土盡責,市場就會“用腳投票”。
要復出,老壇酸菜只能從自己摔倒的地方爬起來。嚴格執(zhí)行食品生產的現代化工藝,高標準把關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質量安全,而非打著所謂“古法”“傳統(tǒng)”等旗號進行土坑腌制,這是老壇酸菜必須做到的“洗心革面”。對于整個酸菜行業(yè)來說,這也是一次嚴格執(zhí)行標準和不斷提升品質的“再出發(fā)”。
“老壇”的魅力在于經過時間的發(fā)酵和沉淀,產品的口碑同樣需要時間的錘煉和檢驗,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更建立在長時間的良好體驗上。老壇酸菜面能有“重新上架”的機會,當且行且珍惜。(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嚴打電信網絡詐騙!多部門重磅發(fā)聲:出重拳、下重手、用重典
- 上海應急特需保供通道如何滿足老人、婦嬰、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物資需求?
- 北京:豐臺河西地區(qū)將布局5所重點中小學、幼兒園
- 營養(yǎng)食品行業(yè)發(fā)展進入新增長期 營養(yǎng)食品如何選擇才健康?
- 新聞有觀點│張涌泉:匯集殘卷拼接敦煌文明 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
- 人工關節(jié)“打骨折”!我們該如何保護脆弱的關節(jié)?
- 【央廣網評】12罐可樂換出“小超市” 守望相助總能給人力量
- 警惕、防范NFT成為非法金融活動的溫床
- 商務部:打通堵點、解決難點、消除痛點 為外貿企業(yè)紓困解難
- 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增長25.6% 實現“開門穩(wěn)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