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高院發(fā)布打擊治理洗錢犯罪審判白皮書:被告人年輕化、職業(yè)化、專業(yè)化突出
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0日電 (中青報· 中青網 記者 王亦君)為加強洗錢犯罪治理,進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,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(以下簡稱北京高院)今天召開北京法院打擊治理洗錢犯罪新聞發(fā)布會,發(fā)布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打擊治理洗錢犯罪審判白皮書》(以下簡稱白皮書),通報2021年以來北京法院打擊治理洗錢犯罪的情況并發(fā)布典型案例。
“洗錢罪助推上游犯罪資金流轉,不僅妨礙司法機關依法追繳犯罪所得及其收益,而且破壞金融管理秩序,威脅國家經濟與金融安全,不利于法治化營商環(huán)境的建設。2021年以來,北京各級人民法院深入貫徹中央、市委關于加強反洗錢工作部署,將反洗錢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法治任務,充分發(fā)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,認真落實《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(2022-2024)》,不斷提升懲治洗錢犯罪的力度和效果?!北本└咴焊痹洪L孫玲玲在發(fā)布會上說。
白皮書數據顯示,2021年以來(截至2023年10月31日),北京各級法院共審結一審洗錢罪案件40件44人,其中自洗錢案8件,他洗錢案32件,審結二審案件1件。其中2021年審結13件,2022年審結12件,2023年前10個月審結15件,案件數量雖穩(wěn)中有升、但總體偏低,與龐大的上游犯罪數量形成明顯反差。被告人年輕化、職業(yè)化、專業(yè)化突出,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6成,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6成,其中一例上游犯罪為貪污賄賂案件的洗錢行為人文化程度為博士,半數以上洗錢行為人系國企、公司高管或員工,12起案件涉案公司為投資相關業(yè)務公司及科技公司,無業(yè)人員比例占1/4左右,8起9人有犯罪前科。
白皮書數據顯示,洗錢罪案件的上游犯罪類型以貪污賄賂犯罪、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為主,其中貪污賄賂犯罪占50%、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占27.5%,其他上游犯罪包括金融詐騙犯罪、毒品犯罪、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、走私犯罪。涉案金額跨度非常大,低則不足萬元,高則達上億元。多發(fā)于為親友洗錢,行為類型相對集中,以提供資金賬戶、通過轉賬方式轉移資金、代持違法所得并以投資理財的方式協助轉移、轉換獲利等行為最為常見。自洗錢被告人主要以使用他人資金賬戶接收贓款并取現(將資產轉化為現金),或通過轉賬等方式轉移資金,以及用于個人消費等。從刑罰結果來看,罰金刑力度大,40起案件共計判處4685.7萬元罰金,罰金最高3100萬元;認罪認罰比例高,有33起案件37人認罪認罰。
白皮書顯示,伴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(fā)展和金融發(fā)展模式的創(chuàng)新,以及國家對洗錢犯罪打擊力度的加強,犯罪分子洗錢手段越來越多樣化、智能化,衍生出諸如專業(yè)網絡“跑分”支付平臺、證券交易、互聯網交易等新型洗錢方式,使得洗錢活動變得更加復雜和隱蔽,增加了監(jiān)管部門和司法機關對資金來源、性質、去向進行有效追蹤和識別的難度,客觀上加大了反洗錢工作的難度。
同時,犯罪分子為了逃避監(jiān)管,利用普通民眾法律意識淡薄或貪圖小利等因素,通過給予小額利益等方式誘使他人幫助完成洗錢過程,部分被告人為獲得高額手續(xù)費、“好處費”等不正當利益幫助他人從事洗錢活動,并從“洗白”的資產中抽成。洗錢行為利用金融市場活動中高自由度的特性,將犯罪所得及其收益“合法化”,轉移不法資產使其流入市場,從而阻斷其與上游犯罪之間的關聯。隨著科學技術發(fā)展,利用金融機構轉賬、網絡支付平臺交易也在洗錢行為中使用普遍。
“2021年以來,北京法院深入貫徹中央、市委關于加強反洗錢工作部署,將反洗錢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法治任務,充分發(fā)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,認真落實《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(2022-2024)》,不斷提升懲治洗錢犯罪的力度和效果。”北京高院副院長孫玲玲在發(fā)布會上說。
發(fā)布會上,北京高院刑二庭庭長陳偉紅發(fā)布4個典型案例,包括金融犯罪領域上游犯罪與自洗錢犯罪并罰、貪污賄賂犯罪被告人自洗錢、為系上游犯罪被告人的近親屬洗錢、為貸款詐騙犯罪被告人洗錢等類型。
孫玲玲表示,北京各級法院將依法嚴懲洗錢犯罪,持續(xù)加大懲治力度,按照刑罰較重的規(guī)定定罪處罰;在審理上游犯罪案件時,發(fā)現遺漏洗錢犯罪情形的,建議檢察機關補充起訴或者追加起訴;依法追繳洗錢行為人的違法所得,不讓任何人從犯罪行為中獲取經濟利益;加大經濟處罰力度,形成全鏈條打擊的嚴懲態(tài)勢。加強反洗錢合作,建立健全執(zhí)法司法協作機制,進一步健全洗錢違法犯罪風險防控體系,落實“一案雙查”工作機制;加強反洗錢協查和線索移送,凝聚打擊洗錢犯罪工作合力;搭建大數據平臺,逐步推進跨部門大數據協同辦案,推動建立涉洗錢犯罪案件銀行賬戶交易、第三方支付、數字人民幣交易快速查詢通道。針對辦案過程中發(fā)現的金融機構、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反洗錢義務機構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,及時向負有監(jiān)管職責的部門通報情況、提出整改建議,實現辦理一案、警示一片、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果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多地考研考場有新變化:這些人要去醫(yī)院開證明!
- 河南安陽殷墟外圍地區(qū)首次發(fā)現大型中字形墓葬
- 青海各醫(yī)療機構目前共收治震區(qū)傷亡人員209人
- 黑龍江雞西市一煤礦發(fā)生事故 初步了解事故致12人死亡
- 經歷地震的積石山寄宿學校:女孩拍醒同學逃生,老師圍成圈守護孩子
- 各級應急部門共向青海災區(qū)調運救災物資46250件套
- 【追著雪花看新疆】培養(yǎng)出國家隊速滑運動員的新疆縣中,每周多加一節(jié)冰雪課
- 國臺辦:支持相關主管部門采取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措施
- 中原地區(qū)已知面積最大龍山文化遺址呈現禮制文明特征
- 新編現代京劇《林祥謙》亮相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(jié)